登录  | 立即注册

游客您好!登录后享受更多精彩

查看: 3525|回复: 3

专家呼吁警惕老年人「沉默性缺氧」,青年群体也可能出现

[复制链接]

5759

主题

3万

回帖

9万

积分

总督

积分
99856
发表于 2022-12-27 06:27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 | 来自江苏

自迎接新冠疫情冲击以来,如何做好老年人的防护工作,一直是疫情防控的工作重中之重。随着收治的病例不断增加,在老年患者中不断出现的沉默性缺氧等问题,也在近期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12 月 21 日,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教授在公开讲座中曾提到:「为什么现在很多老年病人送医时为时已晚,是因为他们对缺氧反应迟钝,甚至于毫无反应(没有明显症状)。这种现象在重症救治中被称为『沉默性缺氧』。」
张文宏教授随后举例,九十多岁的老人躺在床上一动不动,看似没有症状,实际缺氧程度可能已经达到较为严重的状态。尤其在当下子女工作忙碌的情况下,家中老人交由阿姨照顾,这种「沉默性缺氧」的发生概率会更高。

症状隐匿,发现时已进展为重症
沉默性缺氧(Silent Hypoxia),在 2020 年就曾被广泛报道。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水平会降至极低,但与通常症状不同的是,患者不会出现任何胸闷、憋喘等呼吸困难相关的症状,因此也称为无症状低氧血症。
而这种现象在既往的新冠肺炎感染者中并不罕见。在法国一项研究统计了 2020 年 3 月 1 日至 4 月 30 日期间,九家医院急诊科收治的 423 名重症 COVID-19 患者中,其中 43.9% 出现无症状低氧血症[1]。日本一项研究调查了 1904 名入院时诊断为缺氧的新冠患者(SpO:70~93%),结果显示,52% 的患者(990 名)符合无症状低氧血症的标准[2]。
有研究指出,65 岁以上的老年人与糖尿病患者对缺氧的通气反应会降低;其中,糖尿病患者感知呼吸感觉的能力受损约 1.8 倍[3]。而大部分的老年患者恰好合并糖尿病等基础疾病,继而在近期的疫情中,老年患者沉默性缺氧的情况则更为明显。
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曾在 2020 年对本院出现的 3 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沉默性低氧血症病例进行报道:所有患者在初期询问中均表示未觉任何不适(其中 2 例是由于早期医护人员在检查中发现患者口唇发绀,进而判断出缺氧症状),脉搏血氧饱和度分别为 0.70、0.73、0.87,后行 CT 检查,影像学均表现出双侧肺部不同程度的磨玻璃样改变[4]。
图源:参考资料 4在 2020 年 5 月前后,大批外媒曾经报道并表现对于沉默性缺氧的担忧:类似症状通常出现在高原反应、慢性肺纤维化疾病中,而对于 COVID-19 引起的严重缺氧往往是急性的,迅速缺氧的变化一旦缺乏征兆,对于患者来说则更加危急[5]。
在当时,一些医生认为,这些非典型表现会严重干扰他们做出重要医疗决定,例如气管插管的时间、通气策略以及转往普通病房或是 ICU 病房的时机[1]。而放眼现在,由于医院接近满负荷运转,大量新冠患者会优先选择居家治疗,这种「沉默型」的症状则会造成对病情的错误估计,耽误最佳抢救时机。
「这类重症患者病情虽重,但最初仅有轻度憋气症状,所以很多老年患者不知道,都是在家扛了一周,扛不住了才来医院的。」在重症医学科工作的赵钰医生表示,这种表现出沉默性缺氧特点的重症患者,早期症状并不明显,但后期病情变化很快,有时则急转直下。

如何做到早识别、早治疗?
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、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曹彬教授近期在公开讲座中也曾提出,他在接诊工作中注意到,有的老人在严重低氧(甚至血氧饱和度低于 70%)时仍没有显著的呼吸困难症状。
「例如合并糖尿病基础病的患者很容易发生酸中毒,如果我们都等到 pH 值出现异常、等到重症患者都做上气管插管时才进行抢救,救治效果将会大打折扣。」曹彬教授建议,医务人员要做好早期识别,对于脆弱人群,应尽早在发病初期进行抗病毒药物治疗,并采取俯卧位通气等有效的救治手段。此外,还要做好针对脆弱人群的疫苗接种工作。


今年 7 月,国内一项发表于Vaccines(Basel)的真实世界研究数据显示,与未接种或部分接种疫苗的患者相比,已完成加强剂次灭活疫苗的患者进展为肺炎的风险降低了 81.6%(95% CI:55.6~92.4%)。在 Delta 和 Omicron 感染的患者中,进展为肺炎的风险分别降低了 88.7%(95% CI:56.6~97%)和 73.9%(95% CI:1.4~93.1%)[6]。


而对于重症患者的早期监测,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(NHS)会向诊断出患有 COVID-19 的 65 岁或以上患者,或 65 岁以下的高危人群发放脉搏血氧仪作为社区监测的一环,以便帮助早期识别是否需要住院治疗[7]。尽管家庭使用脉搏血氧仪并不能直接挽救生命,但不少研究认为,其对于缩短入院后住院时间、提高生存率有显著效果。
「不只是老年人,青年人这样的情况也不少。建议有慢性基础病人群、老年人做自我监测,一般人群有条件也可以配备(如脉氧仪)。我认为应该尽快普及,这个价格也不贵,是普通老百姓都能承担的价格。」中国医药教育学会名誉会长、著名呼吸病专家刘又宁教授说道。


医护人员用指压式血氧仪为患者检查血氧饱和

一项发表于 medRxiv 的预印本的研究对 1080 名由救护车送往医院的 COVID-19 患者进行了分析,以调查氧饱和度和其他生命体征的测量值与患者预后的相关性。其结果表示,氧饱和度是降低死亡风险或入住 ICU 的最佳预测指标(AUROC 0.772(95 % CI: 0.712~0.833))。当氧饱和度低于 96% 时,即使是 1~2% 的小幅偏差也会增加那些在初步社区评估中确诊 COVID 的人的死亡风险[8]。


对于居家隔离的患者,刘又宁教授则建议有条件的慢性基础病人群、老年人群最好能配备脉氧仪等设备,做好自我监测。「无创血氧饱和度检测是最好的方法。居家隔离过程中,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加快、呼吸困难、胸闷的情况就需要警惕;如果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,则要尽快就医。」

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589

回帖

5000

积分

知府

积分
5000
发表于 2022-12-27 17:43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0

主题

396

回帖

4297

积分

知县

积分
4297
发表于 2022-12-27 17:46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苏
回复 支持 反对

使用道具 举报

1

主题

513

回帖

4529

积分

知县

积分
4529
发表于 2022-12-27 19:18 来自手机 | 显示全部楼层 | 来自江苏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Powered by Discuz! X3.5
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